為什麼我要學小提琴

有一位小朋友,小學三年級、男生,上課的的時候總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

上課的情況通常是這樣:一個段落拉過去,老師把有問題的地方做個調整,然後從頭到尾再拉一遍,希望可以得到一個比較正確的結果。一般來說,正確率會隨著糾正錯誤與練習次數增加。但是這位小朋友始終會用一模一樣的方式拉奏,因此對的地方還是對的,但錯的也是一模一樣的地方,他拉奏的狀況完全不會隨著練習次數有任何改善。

我很煩惱這樣上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他大概是在前幾次的練習就定型了,之後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我在上課中要他嘗試第一次練習就要極力避免錯誤,但這樣反而產生無形的壓力,效果並不好。

他並不是資質平庸或對音樂沒有興趣的小朋友,相反的,他在各方面的表現顯示出很好的素質:數拍子、音感、識譜能力、身體協調性等。對音樂有感覺,也喜歡音樂,曲子聽一兩次就能記得,也抓得到音樂的精神,小朋友看起來也是一副聰明伶俐的樣子,但是總之,他的學習情況很糟糕。

這樣的情況通常會出現學習壓力過大的家庭,小朋友學習音樂是家長安排的,自己本身並不是特別喜歡,因而產生排斥感。但是通常對音樂有感覺小朋友,在半哄半騙的情況下,學了一段時間會漸漸地感覺到演奏音樂的樂趣。

這個小朋友也有一個妹妹跟我上課,妹妹也有天分,但我想因為妹妹是水象星座,個性柔軟又善解人意,因此上課的狀況大不相同。的確哥哥是土象星座,個性很固執不易改變,也容易鑽牛角尖,但我不認為個性的問題,會造成完全無法學習的結果。

我跟學生家長討論小朋友的學習狀況,媽媽說哥哥平常寫功課也是這樣,一直錯一樣的地方,而且一直改不過來。爸爸說,妹妹比較聽話,現在越來越叫不動哥哥去練琴,哥哥會問他:

「為什麼我要學小提琴?」

大部分家長好像不太會認真回答小朋友的問題,也不太會注意到小朋友的需求,家長總是要求的比較多,注意小朋友的需求比較少。有的家長會注意到,他的小朋友比較聽老師的話,這是因為教學生是老師的工作,因此老師會在工作中,會不斷地改善工作的品質,提升工作效率,找出有效的工作方式。老師後來發現其實只要多去了解小朋友,當他們感覺到你了解他,他們就會信任你,因此給他們的要求就會得到很好的回應。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在意這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學小提琴」,因為可能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要學小提琴。有一天上課的時候,突然有一些概念跑到腦子裡來,我靈機一動跟那個小朋友說:

音樂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它雖然只是高高低低幾個不同聲音在排列,可是當音樂一出現,你會感覺到空氣瞬間就變得不一樣。音樂好像在說話,它有意思在裡頭,但是比說的精采,你不會只是聽到聲音,還有畫面和空氣的味道,它是你可以感覺到的所有東西全部一起出現。

因此我們去學音樂,學會如何演奏音樂,就好像變成魔術師,手一揮,就出現一個世界。有一個想像的世界在音樂的後面,雖然看不見,但是你感覺到它真實的存在,因此我們會覺得演奏音樂是一件很有趣也很幸福的事情,我們像是可以創造一個世界那麼厲害。

這個小朋友很酷,從他的表情看不出來他的反應,但這一次上課應該是有史以來最順利的一次,一直拉錯的現像減少到了很低很低,一下就把原來的作業上完,還多教了很多其他的東西。

我經常發現小朋友是很講道理的,而且他們可以聽得懂很有深意的話語,只是要用比較簡單的文字來敘述 ,因為他們還沒學到太深奧的字彙,但不代表他們感覺不到,而他們總是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可以從他們的眼中看出心裡的意思,他們就是不會表達所以他們是小朋友。

上完課的時候,家長會希望小朋友要說「謝謝老師」或者「老師再見」等等的基本禮貌,但小朋友總是說完「bye bye」就跑走了。家長總是覺得有點尷尬,自己的小孩好像沒什麼禮貌,但這表示他們沒有把我當成老師,而是當成朋友,而我也常覺得我沒有在教什麼小提琴,只是在分享一個我喜歡的東西。

--
上次編輯2012/4/12

留言

  1. 匿名6/13/2013

    你好!

    看到你的示範

    請問Vn1 Vn2 有什麼分別?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