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小提琴的經過(下)
當兵
大學畢業前為了準備當兵,希望可以進到軍樂隊,系上的音響技術老師宋正宏建議我去學打擊樂比較速成,正好林希哲可以教我。打擊樂的練習主要是木琴和小鼓,小鼓可以買練習墊來做練習,木琴的話,我在上課的教室中把木琴的格子畫下來,回家的時候,一面看著譜,一面對照著木琴的格子練到很熟練為止,然後每次上課前十分鐘,再實際應用到真的木琴上面,通常一下就可以適應了,這樣的練習方式很管用,也解決了沒有樂器練習的困難,我就這樣練習著想像中的木琴,直到當兵為止。
選兵的時候,我選到了陸軍樂隊,當時的樂隊指揮是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出身的輔導長張鴻宇,他對於軍樂隊的經營在三軍樂隊中是比較用心的,會讓樂隊去參加很多民間音樂活動,例如嘉義管樂界、全國音樂比賽、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音樂會等等…這是其他海軍空軍樂隊或者示範樂隊比較沒在做的事情。輔導長知道我會拉小提琴,因此就請了老師來給我上課,隊上也買了一把低音大提琴,因為輔導長一直希望有一天在台上演出都是自己的隊員樂隊,而不用總缺一些聲部要找槍手來代班,因此我好像就是中華民國的陸軍樂隊第一位自己栽培的低音大提琴隊員。
我一共才上了三次課,學會了基本的東西,剩下就靠自己的練習了,因為低音大提琴的聲部屬於伴奏,大部份都還算簡單,只有看譜找音的速度需要練習。大概練了三個月,就趕著參加7月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對我來說學低音大提琴最大的體驗就是,演出密集練習的結果,演出之後我的左手手腕大概痛了一個星期,因為隊上買的低音大提琴的弦非常難按,所以手腕有一些發炎的現象。
學低音大提琴讓我注意到了弦有發音的過程,一般拉小提琴可能比較難注意到,因為小提琴的發音很快,感覺上是一拉就有聲音,但是低音大提琴的弦很粗,他的發音過程很明顯,所謂的發音過程琴弦是如何開始振動然後發出聲音的過程。
我經常比喻發音的過程就很像車子加速的過程,好的發音過程就像好的加速,加速的時候一開始油門先輕輕地踩,然後順著速度提升再慢慢將油門加上去,這樣可以獲得最大效率的加速,而不是一開始就將油門踩到底,這樣會發生輪胎無法抓地空轉的情形。
對於弦的震動也差不多如此,一開始拉的時候力量不要太重,先輕輕的讓弦震動,隨著弦的振動幅度變大,再順勢把力量加快加深,這樣就可以做出一個良好的發音效果。
當體會到發音過程之後再把它應用到小提琴裡面,就可以將原本的發音作得更細膩,也更容易了解到音色的變化從何而來,當聲音出現問題的時候,會更容易知道是那一個環節出現問題。
我拉低音大提琴一直到退伍的前一天,正好比完全國音樂比賽,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當兵的時候被利用到最後一刻很不值得,但對我來說,能夠在當兵的時候還有這樣的機會其實非常難得,不管是拉低音大提琴,或者是在管樂的合奏上面(對隊請來的老師還滿厲害的),都學到了很多對於音樂有幫助的知識和經驗,
找工作
當完兵之後一開始我去找了網頁設計的工作。有一陣子做網頁設計是我的夢想,網頁設計可以結合多媒體,沒有平面設計印前作業和限制和高解析度的需求,感覺更多想像力可以發揮。我大學的時候,曾經修過一些網頁設計的課程,先後幫自己系上和戲劇系設計網頁,每次都得到那一年校內網頁設計比賽的第一名。在當兵的期間,有一個大學同學在台北越界舞團當行政,他們正好需要建立官方網站,因此聯絡到我,我利用年假比較長的放假時間,把網站做出來,我就靠這三個網頁設計的經驗,應徵到網頁設計公司的工作。
上班之後,由於長時間盯著電腦營幕,一開始累到眼睛會痛,再到後來連頭都痛了起來。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其他的同事可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面,似乎也沒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覺,總之我不太能適應長時間工作的環境,因此做了三個星期就辭掉了工作。
我想起在當兵的時候,因為琴放在又濕又熱的龍潭,結果脫膠到整個面板左右分開、指板掉下來。我去修琴的時候,聽到修琴師在張鎮洲學長那邊上小提琴的團體課,進一步知道他們有小提琴師資培訓的計畫,因此我找到聯絡張鎮洲的方法,原來他開了一個音樂中心叫作「當代樂賞」,現在大家都叫他張老師。
當代樂賞
張老師著手編輯自己的教學法教材已有一段時間,但是編輯工作的成效不是太好。這個教學法的觀念,就是10年前在高中認識張老師時,他教給我們社團同學的那些東西慢慢發展而來的。由於我對於這些觀念的練習也有所體會,因此很快就接手了教材編輯的工作。
為了更了解張老師的教學方式,他讓我可以旁聽他的課程,不管是團體課或個別課。過了一陣子,張老師覺得我對於他的教學觀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一期新的師資訓練班開課的時候,大膽地試用我來教授新的師資訓練班,是第一位不是由他本人來教授的課程。
這是一個很臨時的決定,我在傍晚接到電話,晚上就去教課。團體課跟個別課的上法完全不同,一時之間對於從頭開始學起的學生完全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那天整個晚上我都在反省上課的每一個細節,後來的課程就再也沒有那麼困難了。而我所編輯的教本也從這個課程之中進行實際的演練。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教材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形狀,正好配合當代樂賞在康橋國小取得社團才藝課程的教學機會,這一個教材就在康橋國小的課程中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出版。
我跟著當代樂賞到康橋國小教了一個學期的團體課,整個學期下來,課程一團混亂,因為小朋友的自制力不夠,人數也太多,因此學習的成效非常不好,幾乎整堂課都在維持秩序。對於這樣的學習成果我感到很困擾,但張老師則想要進一步投入大筆經費來拍攝電視教學影片來推廣他的教學法,但我認為除了教材還有修改的空間,能夠實行教學法的教師也需要養成的時間。也許電視的廣告投入後有一定的效益,但是當老師的品質和數量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反而會造成難以收拾的負面的評價。因此在理念不合的情況之下,我離開了當代樂賞。
過了一陣子我在國家音樂廳節目本的廣告頁上看到了「阿瑪迪教學法」,就是當初我還在參與編輯教材時的教學方式與教材。
羅卡提琴
離開當代樂賞一陣子之後,我在網路上找工作發現「羅卡提琴」在應徵網頁設計的工作。我想自己的條件應該很適合,因為以前幫朋友在羅卡挑過琴對老闆有點認識,所以就直接跑去琴行應徵。
結果老闆表示這個工作職缺已經沒有了,只是放在人力銀行的資料一直忘了拿下來,但是老闆還是稍微了解一下我的狀況。沒想到第二天接到了老闆的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上班,他覺得我的條件很好,也許能帶給公司新的的發展,老闆算是我為了我擴大編制多收一位員工。
我在羅卡做行政助理的職務,也維護網站的更新,主要會接觸到學生提琴的銷售業務,因此我在那段工作時間建立了對學生提琴的品牌、價位、品質的基本觀念。
羅卡的工作環境有一點特別的是,羅卡的工作就像上班族的正常上下班,從一到五早上9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而平日晚上和周末當然有營業,而且這才是服務業的黃金時段,但店內的制度卻是請工讀生來顧店。當時因為老闆對我有期待,給我副店長的頭銜,因此下班時間會有工讀生打電話來詢問一些工作上的問題,總覺得下班也沒有真的下班,星期六日也常因為工讀生有臨時的狀況要來代班,長期下來精神狀況越來越不好。我大概做了三個月左右,就離開了羅卡。
因為有了當代樂賞的和羅卡的經驗,我對於學琴會遇到的狀況都還滿了解的,因為偶爾會在網路上回答一些學琴的問題,有時會有人跟我詢問學琴的狀況,有的是家教,有的沒有辦法在家裡上,或者交通不太方便就需要找外面的教室。後來,我找到有經營音樂教室的佳典提琴,可以租教室給老師上課。
佳典的規模很大,員工很多也很穩定,是國內很少數有自己維修工作室也能夠自己生產提琴的琴行。佳典的古亭分店幾乎符合我所有學生交通上方便的地理位置,因此我就一直長期在這邊租教室教學生,上了一陣子之後,跟幾個店員比較熟,他們也跟我學琴,偶爾有機會也會排學生給我,所以我就漸漸變成佳典提琴的老師。但佳典古亭店的教室在2013年關店了,他們也把學生都讓給了我,我現在主要在也是在古亭附近的行家提琴借教室上課。
開始教學之後
我的學生當中,成人佔3/2以上,年齡從從考完大學的學生到退休之後超過60歲的人都有,不同的職業包括:醫生、護士、律師、記者、工程師,設計師等等,一開始可能是因為透過網路來找我的大多是成人,也有可能是社會結構和文化的改變,人們更願意在花時間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佳典排成人學生給我的機率也很高。
當我教了越來越多成人學生之後,我覺得成人的學習的跟小朋友其實沒有差太多,有天分的人,就算長大也還是有天分,反過來說小朋友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天分,總之天份跟年齡似乎沒太大關係。隨著教學經驗的增加,我也發現技巧的困難大多來自於思考模式的錯覺,幾乎所有的困難都有可能透過練習方法或者心理輔導來解開,因此所謂的天份其實沒有很絕對,而持續的練習和學習的熱情都有可能突破天份的限制,可以練得比很多一開始比較有天分的學生學得要好,就跟龜兔賽跑的例子一樣。
我偶爾有聽到成人學生被老師排斥的情況,因為成人學生的學習狀況沒有那麼穩定,而且成人學生的領悟力普遍被認為比小朋友差,因此沒人做就變成我特別想要努力的部分,而且在成人這部分的教學,其實得到的回饋會比教小朋友來得多,可能是因為為我的學琴的經驗,比較適合一般只是想學興趣而不是當作職業的訓練方式。
由於我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大量的練習時間與資源,因此在練琴上面很講究方法跟效率,方法要對練琴才會有效果,而且效果是很顯而易見,練個2-3次就會有感覺的方法,因此當用一種方式練習如果10次都覺得沒什麼效果,或者是今天練了明天又打回原形這種都是不適當的練習方法。
然後我教琴的觀念主要有兩個部分,最早是受到張鎮洲的影響,他的教法能夠彌補傳統的教法對於技巧運作的心理層面較難解釋的部分提出描述方法,並且在進度的掌握上面也打破傳統循序漸進的方式,利用學習困難的技術來刺激大腦的發展,這部分是傳統教學比較排斥,但實際上很多科班的老師都會在比賽時讓學生練程度沒到的大曲子去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教學原理上其實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可以看這個TED的影片解說(音樂是一種語言)
近期教學觀念受到一位Teddy Wang的網友影響,他由於自己身體經歷過一些狀況,以致於身體的狀況比一般人差,身體比較僵硬,有些關節由於車禍受傷而不能做出一般常人可以轉動的範圍,導致他特別著重在從人體的解剖學的觀念來解釋小提琴演奏的動作,這部分主要可以彌補從客觀的身體條件來看樂器操作上的問題,來得到解決的辦法,特別是對於成人的學習這部分會特別有幫助。
其他Teddy Wang提到音樂素養所影響到學習上的變化,這些也都還在陸續地從他的直播影片或平常的文字分享上陸續可以吸收到知識。
總之,最後只是希望將演奏小提琴的樂趣分享給大家,夢想是沒有限制的,學會拉小提琴改變我的一生,因此我也希望喜愛小提琴的人能夠經歷這樣的體驗。
大學畢業前為了準備當兵,希望可以進到軍樂隊,系上的音響技術老師宋正宏建議我去學打擊樂比較速成,正好林希哲可以教我。打擊樂的練習主要是木琴和小鼓,小鼓可以買練習墊來做練習,木琴的話,我在上課的教室中把木琴的格子畫下來,回家的時候,一面看著譜,一面對照著木琴的格子練到很熟練為止,然後每次上課前十分鐘,再實際應用到真的木琴上面,通常一下就可以適應了,這樣的練習方式很管用,也解決了沒有樂器練習的困難,我就這樣練習著想像中的木琴,直到當兵為止。
選兵的時候,我選到了陸軍樂隊,當時的樂隊指揮是政治作戰學校音樂系出身的輔導長張鴻宇,他對於軍樂隊的經營在三軍樂隊中是比較用心的,會讓樂隊去參加很多民間音樂活動,例如嘉義管樂界、全國音樂比賽、在國家音樂廳舉辦音樂會等等…這是其他海軍空軍樂隊或者示範樂隊比較沒在做的事情。輔導長知道我會拉小提琴,因此就請了老師來給我上課,隊上也買了一把低音大提琴,因為輔導長一直希望有一天在台上演出都是自己的隊員樂隊,而不用總缺一些聲部要找槍手來代班,因此我好像就是中華民國的陸軍樂隊第一位自己栽培的低音大提琴隊員。
我一共才上了三次課,學會了基本的東西,剩下就靠自己的練習了,因為低音大提琴的聲部屬於伴奏,大部份都還算簡單,只有看譜找音的速度需要練習。大概練了三個月,就趕著參加7月在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對我來說學低音大提琴最大的體驗就是,演出密集練習的結果,演出之後我的左手手腕大概痛了一個星期,因為隊上買的低音大提琴的弦非常難按,所以手腕有一些發炎的現象。
學低音大提琴讓我注意到了弦有發音的過程,一般拉小提琴可能比較難注意到,因為小提琴的發音很快,感覺上是一拉就有聲音,但是低音大提琴的弦很粗,他的發音過程很明顯,所謂的發音過程琴弦是如何開始振動然後發出聲音的過程。
我經常比喻發音的過程就很像車子加速的過程,好的發音過程就像好的加速,加速的時候一開始油門先輕輕地踩,然後順著速度提升再慢慢將油門加上去,這樣可以獲得最大效率的加速,而不是一開始就將油門踩到底,這樣會發生輪胎無法抓地空轉的情形。
對於弦的震動也差不多如此,一開始拉的時候力量不要太重,先輕輕的讓弦震動,隨著弦的振動幅度變大,再順勢把力量加快加深,這樣就可以做出一個良好的發音效果。
當體會到發音過程之後再把它應用到小提琴裡面,就可以將原本的發音作得更細膩,也更容易了解到音色的變化從何而來,當聲音出現問題的時候,會更容易知道是那一個環節出現問題。
我拉低音大提琴一直到退伍的前一天,正好比完全國音樂比賽,大部分的人會覺得,當兵的時候被利用到最後一刻很不值得,但對我來說,能夠在當兵的時候還有這樣的機會其實非常難得,不管是拉低音大提琴,或者是在管樂的合奏上面(對隊請來的老師還滿厲害的),都學到了很多對於音樂有幫助的知識和經驗,
找工作
當完兵之後一開始我去找了網頁設計的工作。有一陣子做網頁設計是我的夢想,網頁設計可以結合多媒體,沒有平面設計印前作業和限制和高解析度的需求,感覺更多想像力可以發揮。我大學的時候,曾經修過一些網頁設計的課程,先後幫自己系上和戲劇系設計網頁,每次都得到那一年校內網頁設計比賽的第一名。在當兵的期間,有一個大學同學在台北越界舞團當行政,他們正好需要建立官方網站,因此聯絡到我,我利用年假比較長的放假時間,把網站做出來,我就靠這三個網頁設計的經驗,應徵到網頁設計公司的工作。
上班之後,由於長時間盯著電腦營幕,一開始累到眼睛會痛,再到後來連頭都痛了起來。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其他的同事可以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面,似乎也沒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覺,總之我不太能適應長時間工作的環境,因此做了三個星期就辭掉了工作。
我想起在當兵的時候,因為琴放在又濕又熱的龍潭,結果脫膠到整個面板左右分開、指板掉下來。我去修琴的時候,聽到修琴師在張鎮洲學長那邊上小提琴的團體課,進一步知道他們有小提琴師資培訓的計畫,因此我找到聯絡張鎮洲的方法,原來他開了一個音樂中心叫作「當代樂賞」,現在大家都叫他張老師。
當代樂賞
張老師著手編輯自己的教學法教材已有一段時間,但是編輯工作的成效不是太好。這個教學法的觀念,就是10年前在高中認識張老師時,他教給我們社團同學的那些東西慢慢發展而來的。由於我對於這些觀念的練習也有所體會,因此很快就接手了教材編輯的工作。
為了更了解張老師的教學方式,他讓我可以旁聽他的課程,不管是團體課或個別課。過了一陣子,張老師覺得我對於他的教學觀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一期新的師資訓練班開課的時候,大膽地試用我來教授新的師資訓練班,是第一位不是由他本人來教授的課程。
這是一個很臨時的決定,我在傍晚接到電話,晚上就去教課。團體課跟個別課的上法完全不同,一時之間對於從頭開始學起的學生完全不知道要怎麼開始,那天整個晚上我都在反省上課的每一個細節,後來的課程就再也沒有那麼困難了。而我所編輯的教本也從這個課程之中進行實際的演練。經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教材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形狀,正好配合當代樂賞在康橋國小取得社團才藝課程的教學機會,這一個教材就在康橋國小的課程中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出版。
我跟著當代樂賞到康橋國小教了一個學期的團體課,整個學期下來,課程一團混亂,因為小朋友的自制力不夠,人數也太多,因此學習的成效非常不好,幾乎整堂課都在維持秩序。對於這樣的學習成果我感到很困擾,但張老師則想要進一步投入大筆經費來拍攝電視教學影片來推廣他的教學法,但我認為除了教材還有修改的空間,能夠實行教學法的教師也需要養成的時間。也許電視的廣告投入後有一定的效益,但是當老師的品質和數量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準,反而會造成難以收拾的負面的評價。因此在理念不合的情況之下,我離開了當代樂賞。
過了一陣子我在國家音樂廳節目本的廣告頁上看到了「阿瑪迪教學法」,就是當初我還在參與編輯教材時的教學方式與教材。
羅卡提琴
離開當代樂賞一陣子之後,我在網路上找工作發現「羅卡提琴」在應徵網頁設計的工作。我想自己的條件應該很適合,因為以前幫朋友在羅卡挑過琴對老闆有點認識,所以就直接跑去琴行應徵。
結果老闆表示這個工作職缺已經沒有了,只是放在人力銀行的資料一直忘了拿下來,但是老闆還是稍微了解一下我的狀況。沒想到第二天接到了老闆的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上班,他覺得我的條件很好,也許能帶給公司新的的發展,老闆算是我為了我擴大編制多收一位員工。
我在羅卡做行政助理的職務,也維護網站的更新,主要會接觸到學生提琴的銷售業務,因此我在那段工作時間建立了對學生提琴的品牌、價位、品質的基本觀念。
羅卡的工作環境有一點特別的是,羅卡的工作就像上班族的正常上下班,從一到五早上9點上班下午6點下班,而平日晚上和周末當然有營業,而且這才是服務業的黃金時段,但店內的制度卻是請工讀生來顧店。當時因為老闆對我有期待,給我副店長的頭銜,因此下班時間會有工讀生打電話來詢問一些工作上的問題,總覺得下班也沒有真的下班,星期六日也常因為工讀生有臨時的狀況要來代班,長期下來精神狀況越來越不好。我大概做了三個月左右,就離開了羅卡。
因為有了當代樂賞的和羅卡的經驗,我對於學琴會遇到的狀況都還滿了解的,因為偶爾會在網路上回答一些學琴的問題,有時會有人跟我詢問學琴的狀況,有的是家教,有的沒有辦法在家裡上,或者交通不太方便就需要找外面的教室。後來,我找到有經營音樂教室的佳典提琴,可以租教室給老師上課。
佳典的規模很大,員工很多也很穩定,是國內很少數有自己維修工作室也能夠自己生產提琴的琴行。佳典的古亭分店幾乎符合我所有學生交通上方便的地理位置,因此我就一直長期在這邊租教室教學生,上了一陣子之後,跟幾個店員比較熟,他們也跟我學琴,偶爾有機會也會排學生給我,所以我就漸漸變成佳典提琴的老師。但佳典古亭店的教室在2013年關店了,他們也把學生都讓給了我,我現在主要在也是在古亭附近的行家提琴借教室上課。
開始教學之後
我的學生當中,成人佔3/2以上,年齡從從考完大學的學生到退休之後超過60歲的人都有,不同的職業包括:醫生、護士、律師、記者、工程師,設計師等等,一開始可能是因為透過網路來找我的大多是成人,也有可能是社會結構和文化的改變,人們更願意在花時間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佳典排成人學生給我的機率也很高。
當我教了越來越多成人學生之後,我覺得成人的學習的跟小朋友其實沒有差太多,有天分的人,就算長大也還是有天分,反過來說小朋友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天分,總之天份跟年齡似乎沒太大關係。隨著教學經驗的增加,我也發現技巧的困難大多來自於思考模式的錯覺,幾乎所有的困難都有可能透過練習方法或者心理輔導來解開,因此所謂的天份其實沒有很絕對,而持續的練習和學習的熱情都有可能突破天份的限制,可以練得比很多一開始比較有天分的學生學得要好,就跟龜兔賽跑的例子一樣。
我偶爾有聽到成人學生被老師排斥的情況,因為成人學生的學習狀況沒有那麼穩定,而且成人學生的領悟力普遍被認為比小朋友差,因此沒人做就變成我特別想要努力的部分,而且在成人這部分的教學,其實得到的回饋會比教小朋友來得多,可能是因為為我的學琴的經驗,比較適合一般只是想學興趣而不是當作職業的訓練方式。
由於我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大量的練習時間與資源,因此在練琴上面很講究方法跟效率,方法要對練琴才會有效果,而且效果是很顯而易見,練個2-3次就會有感覺的方法,因此當用一種方式練習如果10次都覺得沒什麼效果,或者是今天練了明天又打回原形這種都是不適當的練習方法。
然後我教琴的觀念主要有兩個部分,最早是受到張鎮洲的影響,他的教法能夠彌補傳統的教法對於技巧運作的心理層面較難解釋的部分提出描述方法,並且在進度的掌握上面也打破傳統循序漸進的方式,利用學習困難的技術來刺激大腦的發展,這部分是傳統教學比較排斥,但實際上很多科班的老師都會在比賽時讓學生練程度沒到的大曲子去也是同樣的道理,在教學原理上其實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可以看這個TED的影片解說(音樂是一種語言)
近期教學觀念受到一位Teddy Wang的網友影響,他由於自己身體經歷過一些狀況,以致於身體的狀況比一般人差,身體比較僵硬,有些關節由於車禍受傷而不能做出一般常人可以轉動的範圍,導致他特別著重在從人體的解剖學的觀念來解釋小提琴演奏的動作,這部分主要可以彌補從客觀的身體條件來看樂器操作上的問題,來得到解決的辦法,特別是對於成人的學習這部分會特別有幫助。
其他Teddy Wang提到音樂素養所影響到學習上的變化,這些也都還在陸續地從他的直播影片或平常的文字分享上陸續可以吸收到知識。
總之,最後只是希望將演奏小提琴的樂趣分享給大家,夢想是沒有限制的,學會拉小提琴改變我的一生,因此我也希望喜愛小提琴的人能夠經歷這樣的體驗。
雖然晚了但我還是覺得可以學拉琴非常快樂~而且也幸運找到好老師:)
回覆刪除ha ha ha (('x'))
刪除感謝神!在神的引領中,我們找到貴人,這樣學小提琴的方式,開啟了我們學習音樂的另一扇窗。我和我的孩子、弟兄姊妹及其孩子們,我們這些大人、小孩,都因著鄞老師,愈來愈喜愛小提琴,也愈來愈有自信心。
回覆刪除鄞老師特殊的音樂學習歷程,有別於音樂科班的老師,在老師的眼裡,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沐浴在鄞老師的春風化雨,我們享受愛心的澆灌,學音樂不再是件難事。
謝謝鄞老師!
謝謝老師~~~讓我沒有對小提琴放棄~~~
回覆刪除雖然我在新竹了Q_Q,小提琴也還放都在我鋼琴上,琴盒都打開著,偶爾拉一下,感謝初學就是找你上課。初學啟蒙真的需要耐心愛心又有專業的老師帶,謝謝老師~